古籍网

查看: 178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解剖学》第4 版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255

帖子

255

积分

名扬天下

Rank: 21Rank: 21Rank: 21

UID
365
精华
0
金币
79
贡献
0
银币
438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16:37: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声明:阅读adju格式文件需浏览器软件可上网搜索获取。

此资源是临床解剖学第四版。下面是今年刚刚出版的第五版的中文介绍和第四版的英文简介

另外,我又发布了另外一部很重要的教材:Tortora解剖生理学原理及附属学习光盘。

临床解剖学(第五版)

  本书自第一版问世以来已经有25年了,此次第五版在内容上经过了详尽的修订,做了重要的改变与更新。本书自出版以来以其与临床的紧密关联而受到广泛的欢迎。本书的第五版和前几版一样仍然在阐述解剖学的同时强调了与临床的关系,这对放射诊断、急症医学和普通外科是至关重要的。编者在本书前言中也简介了经过修订的本书第五版对于21世纪医学解剖学学习的重要性。
  本书有以下特点:
  1.与一般的解剖学教科书的突出不同之处,如书名所示本书是面向临床的解剖学,强调了解剖学知识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本书在图文间增加了许多与临床实践相关的兰色文框,其中有的还附有照片或动态插图,以便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解剖学的实用价值。
  2.在每节的末尾作者都以精练的文字把该节所讲的内容扼要地加以阐述,浓缩为结论性的文字,并在其上下都标以醒目的粗线以示突出重点。
  3.描述解剖学的文字更趋向于实用性和功能性,例如讲到肌肉骨骼系统时,作者强调了人在日常活动中肌和肌群的作用。
  4.表面解剖学部分(以黄色版面为背景)以其全新的照片清晰地展示出体检和疾病诊断在解剖学上的关系。
  5.每章的末尾都集中列出该章所阐述的解剖部位的医学影像学图片 (以绿色版面为背景)包括X光片、MRI、CT 和超声图像并辅以文字说明,目的是帮助临床医生熟习该部位的影像诊断。
  此外,本书还附有两张CD,内容是与临床解剖学相关的病例和 105个多项选题以方便读者自学和自测。
  全书共有800 余幅精美插图和明晰解剖细节及概念的图表,堪称图文并茂,资料丰富、详实。书中所用的解剖学名词术语全部以 “国际解剖学家学会联合会” (IFAA,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sso-ciations of Anatomists) 1998 年审定的《Terminologia Anatomica》为依据。
  本书内容在临床解剖学导论之后即进入正文共9章: 1.胸部;2.腹部;3.盆腔及会阴部;4.背部;5.上肢;6.下肢;7.头部;8.颈部;9.脑神经总括,脑神经在局部解剖部位的情况已在前章特别是头、颈章中加以描述过,本章用大量的图表对全部脑神经及常见脑神经的损伤作一总括性的论述。每章都有推荐的阅读文献,全书结尾备有较详细的索引可供查阅。
  本书作为医学解剖学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由于其紧密结合临床而具有一定的特色和较广泛的实用性,对医学生、临床医生以及医学影像学、理疗学科等医生都有学习、参阅的价值,是一本可推荐的读物。
  但是,我通读全书后也有一些不同看法愿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认为作为高等医药院校的入门教材及基础医学读物则有过偏于临床解剖的细节,忽视了人在生物自然界中的位置的缺点。全书基本上缺乏人体结构类型的进化发生、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会使学习者对所学的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编者在各章推荐的参考文献中也基本没有比较进化方面的读物。 没有比较进化、 发生发展的知识和理论,对医学生和以后或现正从事临床工作的人就不能充分深入地理解人体结构。当然,不能要求《临床解剖学》 过深、 过多地叙述比较发展的理论知识,但不能完全牺牲了这一生物医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临床工作者多只从临床经验来理解解剖学,但也恰恰缺乏从生物进化发展及人类进化发展来深入理解人体解剖学的一些重要结构及其解剖关系。


万选才 教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系



eMule下载链接[用迅雷、eMule等软件下载]

游客,本内容需要支付 1金币 才能浏览下载


手机请点击此处下载
电脑请点击右边支付图标下载

点击充值】【VIP打包下载】【开通VIP支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籍网 ( 苏ICP备15516733号  

GMT+8, 2024-6-2 18:04 , Processed in 0.14838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